其他类的档案工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今天是:
热博rb88体育下载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其他类的档案工程

1、2008年5·12特大地震损毁档案抢救修复工程

20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了以四川省汶川为中心的特大地震,四川省北川县档案馆整体倒塌,档案严重损毁,国家档案局将其确定为国家重点档案修复保护工程,其纸张严重糟朽,相当部分字迹以盐基品蓝、盐基青莲等染料书写。

“5.12大地震”期间水浸黑白照片显现加固效果

blob.png  blob.png

“5·12大地震"期间损毁蓝墨水字迹档案显现加固效果

10.png

2、民国与建国初期西安地籍图测绘档案修复保护工程

西安市城建档案馆、高陵县档案馆藏建国初期西安、高陵地籍图,是处理土地产权、归属的重要依据,查阅率很高。纸张酸化、糟朽、脱落,多以红墨水标注。

3、宗教档案

 1) 铜川市耀州区神德寺塔4层塔洞出土唐至五代时期225件珍贵千年佛经,被雨水、尘土、鸟粪严重粘结,纸张糟朽。其墨迹在修复过程中遇水易脱落。 

4.jpg

 2)瞿昙寺珍藏的明代藏传佛经经卷弥足珍贵,蕴含着众多宗教文化及历史文化信息,但是经卷已出现严重病害,濒临自毁。主要表现为严重霉变、扭曲、严重破损、粘连、污染、虫蛀等。其修复过程中针对双面有字的经卷进行同种纤维纸浆焊接技术,平整无痕修复,并对藏金藏银书写字迹进行显现加固。

5.jpg

6.jpg

4、宫廷档案

河南省档案馆、咸阳博物馆、安康历史博物馆、大荔县、洛南县、眉县博物馆藏明清两代五彩圣旨、诰命,均发生糟朽、污染、霉变,部分颜料、墨迹在修复时很易脱落。

7.jpg

5、家谱档案

河南省档案馆征集编写于清代的黄氏家谱中的文字墨迹与画像酸化、断裂、破损,部分颜料与文字墨迹易脱落。

8.jpg

6、地契档案

河南省档案馆馆藏光绪年间地契档案,上有红色印章。修裱过程中,印章遇水发生洇化现象,破坏档案原貌。

7、书法、绘画档案

    西安博物院、咸阳博物馆、安康博物馆等单位藏明清董其昌、方季子、林则徐、王杰、康有为等人书法,蓝瑛、黄公望、闵真等人画作,韩城普照寺、大禹庙元代建筑藻井画等,均发生严重酸化、糟朽,其上的颜料、墨迹在修复过程中遇水很易脱落

9.jpg

 

分享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