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友群|涵养育人智慧 勤修仁爱之心 打造新时代高素质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国培计划”-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网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经验 > 媒体报道 > 正文

任友群|涵养育人智慧 勤修仁爱之心 打造新时代高素质基础教育教师队伍

时间:2023年10月10日 10:10  浏览量:


2023年9月9日,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广大教师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致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教育家精神聚焦人民教师职业定位,吸收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红色文化的精髓,是对新时代中国教师群体精神特质的凝练升华,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教师更加崇高的使命。教育家精神为基础教育教师教书育人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是广大教师必须遵循的,其中,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基础教育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基础教育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本文对此进行重点阐释。

 当前,我国共有各级各类专任教师1880.4万人,其中基础教育专任教师1662.9万人,支撑起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体系。党的二十大作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打造高素质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为加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对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作了三位一体部署,明确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应站在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高位谋划部署。要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契机,引领推动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基础教育教师队伍,让教师成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支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是以高位追求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教育是党和国家最为关切、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领域之一,教师更是与千家万户密切相关,教师言行是社会的关注点和聚焦点,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社会大众对师德师风违规问题的“高关注”和“零容忍”。自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的特殊性,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家精神将引领构建主题鲜明的师德涵养教育体系,引领广大教师追求师德高线标准,推动广大教师自律自强。

 二是以价值塑造引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教师是培养人的人,如果自身素质不够高,就很难扛起培养人才的重任。对标教育强国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程度需要提升,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需要提高,音体美教师、劳动课教师、科学课教师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需要进一步强化。城乡和区域之间教师能力素质还存在差异,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仍是短板。教师队伍整体能力素质提升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统筹部署,上下共同努力、一体推进。不同领域、不同学段、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的教师职业价值追求是一致的。教育家精神塑造了全国广大教师的共同价值追求,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指明了根本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将有力促进广大教师开阔专业发展视野,涵养教书育人情怀,追求育人育才更大成就。

 三是以精神弘扬浓厚尊师重教社会氛围。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良好氛围。一方面,有助于广大教师进一步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使命感;另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育的意识,进一步浓厚全社会关心教师、爱护教师、尊重教师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引领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更好地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夯实教师立德树人之基

 真正的教育是精神滋养和智慧启迪的结合。好老师要努力成长为智慧型教师,通过深刻的教育洞见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引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启智润心、因材施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教育智慧的精华,并融合了现代教育价值理念。育人智慧是育人品格与育人能力的统一体,直接影响着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成效,是培养造就基础教育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中之重。

 基础教育是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窗口期,人一生的成长发展离不开基础教育的启蒙和奠基。中小学生抽象思维发展不平衡,价值观还未成型,社会化水平还相对较低,对教师育人智慧提出了更高要求。相较于其他更高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思维启发、价值引领的作用更为凸显。一名好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好奇心和想象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具有不同兴趣、天赋、爱好的学生都能跑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要多措并举,推进基础教育教师涵养育人智慧。一要着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要创新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推动广大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引领教书育人的正确方向。二要不断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要打造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大学共同参与、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联动、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要大力拓宽教师来源渠道,着力推动高水平综合大学、理工类大学等采取自主培养、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为中小学输送更多高学历、复合型、有情怀的优秀教师。要大力支持师范院校建设,让师范院校将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提升中小学教师培养层次。三要大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要健全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和体系,支撑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要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推动教师积极应对技术变革,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三、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强化教师立德树人之要

 “仁者爱人”是中国师道的重要精神内核。爱是教育的灵魂,这是古今中外教育的共识。教师从事的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有爱的教师能带来有爱的教育。爱能够为师生建立起有灵魂的教育共同体。仁爱之心是厚植爱教乐教情怀、爱生为生责任,坚定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使命的内在动力。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主体是未成年人,他们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喜新好动,心理状态容易波动,自控力相对较弱,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爱和耐心,给予更多的赏识和鼓励,付出更多的坚守和韧劲。唯有“乐教爱生”的精神,才能更好地激发教师诲人不倦、润己泽人的敬业态度。唯有“甘于奉献”的精神,才能引领教师坚定淡泊名利、甘当人梯的高尚追求。教师要严慈相济,用真心在学生心中埋下温暖的种子,真正做到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要多措并举,推进基础教育教师勤修仁爱之心。一要守严筑牢师德师风底线。要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健全完善师德师风制度体系,强化正面引领教育,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二要深化师德理论研究。要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持续开发精品数字学习资源,提升师德教育实效,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师德教育涵育仁爱之心。三要加大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力度。要完善教师工资待遇长效联动机制,巩固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成果,推动提高教龄津贴标准,强化教师住房保障,进一步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四要关心教师生活。要为教师减轻非教学事务性负担,让教师安心从教、静心从教,永葆热爱教育事业之心。五要积极选树优秀教师典型。要完善教师荣誉表彰体系,加大优秀教师表彰奖励力度,持续选树教育系统“时代楷模”,宣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优秀教师典型的奋进事迹,加强教师队伍先进典型的发掘、宣传,加大教育教师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力度,讲好中国教育家故事,引导广大教师见贤思齐、追求卓越。

 打造新时代高素质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事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事关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点,事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关数亿学生身心发展和成长成才,事关数千万家庭的幸福。广大教师要以教育家为榜样,自觉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不断提升育人智慧,不断涵养仁爱之心,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文章来源:《中国基础教育》2023年第10期


上一条:教师研究丨王彬武:用教育家精神塑造教育家型校长

下一条: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国培计划”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总结宣传活动举行

关闭

主办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 电话:029-85308013
Copyright © 教师教育处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