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政老师-陕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637期 四版:杏园副刊 本期共8版

查看往期
黄政老师

来源:本报讯 作者:胡鑫

2021-01-16 22:14:31


黄政老师受邀参加二〇一八年五月二十四日的文心阁活动。


二十二日午夜零点四分,学习委员刘丹在群里发通知:本周四晚7:00~9:00,将于文汇楼二层227进行文心阁交流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的是黄政老师……


十分钟后,她发了另一则消息:“人数已经满了。”


最终,黄政老师讲座地点并不在227室。辗转两次,他的讲座被挪到了一层111室——大报告厅。原因是:参加文心阁的同学众多,原会议室位置有限。


黄政老师个儿不高,五官虽紧凑却并不精致。大概久坐书斋、刻苦勤读,整个人熬得瘦瘦黄黄的。但他很耐看。参加文心阁时,他身上是白色长袖衬衫,下身是卡其色休闲裤,脚穿白色运动鞋,朴素平常。但经他穿出,就让人觉得不一样,让人觉得素净清新得紧。他不是“白面相公”“文弱书生”式的人物,其眉如卧蚕,皱起时很能看出湘人的那份执拗。非要打比方的话,他像褚遂良的字,朗秀而韧,空灵飞动,有股清气。某次在阳光苑打饭,我一眼便在人群中看出了他。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大概就是他这类人。


黄政老师绝不独凭容止取胜,在我印象里,他是个实实在在的、令人佩服的读书人。


他极爱书。开学第一堂课,他抱了很厚一摞书来,让大家传着看。许多书名我从未听过,我记得有《中国文献学新编》《中国古文献学史》和《文献学讲义》等。班里同学传着观看,有时甚至连目录也没记清。他却说摸摸书也是好的。后来讲到《四库全书》时,他又无限神往地提说:“从古到今的书籍浩如烟海,想看完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常到图书馆去转转、看看,和它们多亲近,后面就慢慢熟悉了。”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黄政老师想必很认可这话。他似乎曾说过自己每到一个地方,总得先去当地图书馆转转。课上讲到历代文献收藏时,他对藏书处所如数家珍,状其物如在目前,言其渊源则滔滔而不绝。浙江天一阁、江苏绛云楼、北京汲古阁、东方图书馆,我总觉得他都去过。


黄政老师课上分享的故事,也多与读书求学有关。某次,有名家讲座。欲听讲座,必早起,奋行数里乃至。与好友偕行,其听后有如醍醐灌顶,自觉津津;友则云间雾里,不知所云。盖友读书甚少,笔记白字过多故。又某次,随师查文献,自早及午,从午至晚,斗室伏案,几无闲暇。人皆苦之,其与书为伴,独觉欣慰耳。


听黄政老师的课,我一直很好奇他到底读了多少书?


他极认真。讲古典文献的载体时,黄政老师在课件上放了许多青铜器图片。一页课件所展示的器物多则有六、少则三个,但每个器物的名字、出处、收藏地都备注得很详细。为图节省,打印时一张A4打印纸我放有四页课件。虽是黑白的,但那些青铜器的纹路仍一清二楚,甚至还能看清图片上的水印标识。它们都是从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下载下来的高清图片。


这些青铜器的名字大多很怪,西周早期的母癸甗、春秋早期的山奢虎簠、春秋时期的句鑃、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錞于。遇到生僻字词,黄政老师总是很认真地教我们识读。在大学课堂标音,我觉得很有意思。他老早说过,如果有同学不想上他的课,想去图书馆自习或听讲座,他是允准的,跟他说一声就是。可我并没见过谁愿意“翘”他的课。


老师也曾发过两回脾气。某班一位同学没能按时完成读书任务,讨论难以进行;另一回则是某位同学毕业答辩当天才把论文发给他查看。这些脾气发得都很应该。


他极务实。黄政老师《中国古典文献学》这门课的作业有三:一是手抄《虢季子白盘》铭文,附隶定字;二是版本形制手工实践;三是任选《诗经》雅、颂部分某篇进行版本校勘与注释,可附考证札记。这三样作业,每一种都得“动手”。我做了一本“蝴蝶装”的书,那可是盛行于宋元的版本形制!这作业实在!


“读书,它是有用的。”黄政老师说完,举了一个例子:1966年韩国庆州佛塔出土《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此事引起了印刷史上的“中韩之争”。我愚鲁贪玩,听不大明白,只知道是中韩学者在讨论雕版印刷术起源的问题。老师讲到文献记载和物证已说明印刷术起源于中国时,我涌起一阵骄傲,我知道:雕版印刷术是咱家的!


黄政老师因病请过一段时间的假,我们班派代表去探望他。耽搁课程(其实他已央同事代为授课),他言语中颇含歉疚,说着说着,竟从病床坐起,开讲“经籍述要”。病愈归来,他谈起自己术后那晚鼻痛难眠,便边看金庸小说,边照书中的周易卦型推演,“金庸先生小说里那些医药、乐理我不懂,但我推过这些卦型,居然没问题。之前我看日漫《十二国纪》《天空战记》,这些动漫里面有很多传统文化因素。文化就得要接地气,化入小说和剧本,这样文化才能是活的……”他便又开始上课了。


二〇一八年寒假,我与一位兄长谈到“读书人”。我说,在我想象中,读书人就该是“样子”——你站在那里,就是个样子!别人来,会愿意和你聊聊文学、艺术、人生,愿意聊些很“高”的东西。别人亲近你后,会觉得读书学习是有用的,于是也会尝试着去读读书、思考一些问题。


在我心中,黄政老师是个好“样子”。


(此文获我校“感念师恩、难忘师情”主题征文一等奖)

(作者系我校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