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在创造力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进展

实验室在创造力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
发布时间:2023-01-12     阅读量:

近期,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胡卫平教授团队通过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和教育神经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围绕创造力的认知神经机制展开了系列研究。团队致力于通过提供行为学和神经科学的证据为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参考,为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助力。

情绪和创造力关系的系列研究

情绪的动机维度影响创造性思维的认知神经机制

研究通过启动不同回避动机强度(高回避动机、低回避动机和无动机偏向)的消极情绪,探究了情绪的回避动机强度对创造性想法产生和想法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回避动机组相比高回避动机组表现出了更流畅的创造性想法产生。并且,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脑成像(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fNIRS)技术揭示了创造性的任务需求和回避动机强度在双侧额下回和右侧额中回的激活上均存在交互效应。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创造力领域的权威期刊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上。王雪微博士和李亚丹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胡卫平教授为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http://doi.org/10.1080/10400419.2020.1856595

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运用fNIRS技术揭示了不同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对创造性认知加工过程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在创造性观点产生阶段,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下的个体在灵活性和独特性方面表现更好。fNIRS结果显示,高趋近动机组双侧额叶的激活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趋近动机强度影响了左侧前额皮层和左颞上回之间的功能连接;在创造性观点评价阶段,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下的个体敏感性最低,且三组被试在反应偏向上并无显著差异。fNIRS结果显示,低趋近动机组相比于无动机偏向组表示出右背外侧前额叶的显著去激活。上述两项研究表明,额叶和颞叶区域的激活及其之间的功能连接可能是情绪的动机强度调节情绪影响创造性认知加工过程的核心机制之一。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期刊Thinking & Reasoning。王雪微博士和李亚丹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胡卫平教授为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http://doi.org/10.1080/13546783.2022.2039293

情绪和认知加工方式影响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时间动态机制

首先,研究通过启动个体不同的认知加工状态,揭示了情绪和认知加工方式对顿悟问题解决过程中不同阶段(初始注意加工、心理僵局、远距离联想)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整体认知加工条件下的消极情绪和局部认知加工条件下的积极情绪会诱发更大的N450和N600–1200。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博士生李欣颐和李亚丹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胡卫平教授为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http://doi.org/10.1016/j.ijpsycho.2020.06.011

随后,研究进一步从特质性认知方式入手,验证了具有不同认知方式的个体是否也会表现出这一效应。结果表明,在整体型认知方式组中,消极情绪相比积极情绪诱发更大的N300–500和后期成分。相比之下,在分析型认知方式组中,结果相反。这一发现表明,整体型认知方式下的消极情绪和分析型认知方式下的积极情绪可以通过促进心理僵局的打破和新颖联想的形成促进顿悟问题的解决。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期刊Biological Psychology。博士生李欣颐和李亚丹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胡卫平教授为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http://doi.org/10.1016/j.biopsycho.2022.108317

心智游移的情绪性内容与创造力的关系

先前研究大多只探讨了外源性情绪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对于内源性的、个体自发思维的情绪性内容如何影响创造力缺少系统的探究。基于此,研究同时考虑了心智游移的成因与情绪性内容,将其分为积极-建设性的心智游移(positive-constructive daydreaming)和内疚-焦虑的心智游移(guilty-dysphoric daydreaming),并考察了这两类心智游移与创造性认知加工的两个关键子过程(创造性观点产生和创造性观点评价)对日常创造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积极-建设性心智游移与创造性观点产生的频率在注意缺乏和日常创造力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积极-建设性心智游移与观点评价的频率也在这一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而内疚-焦虑心智游移在这一关系中并未起到中介作用。该研究揭示了心智游移的情绪性内容会对创造性认知加工产生重要影响:积极的心智游移通过同时影响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思维过程促进了个体的创造性思维。

1路径分析结果

注:实线为显著的结果,虚线为不显著的结果;PAC-注意缺乏;PCD-积极且建设性的心智游移;GDD-内疚且焦虑的心智游移;RLC-日常创造力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期刊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李亚丹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胡卫平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http://doi.org/10.1016/j.tsc.2022.101181

消极情绪对创造力的影响:反刍和反思的链式中介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引起了公众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当个体处在压力下,除了缓解消极情绪以外,如何进行更有效的干预以降低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并促进个体的创造性表现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主要考察了消极情绪在不同的自我关注模式(反刍和反思)下对认知创造力和情绪创造力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1)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消极情绪分别与认知创造力和情绪创造力显著相关,且消极情绪对个体创造性想法的积极影响通过反刍和反思的链式中介作用实现;2)疫情所造成的心理影响与情绪创造力呈显著正相关,与认知创造力相关不显著。

2反刍和反思在消极情绪和创造性思维关系链式中介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型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期刊Frontiers in Psychology。硕士生杜颖为论文第一作者,李亚丹副研究员和胡卫平教授为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http://doi.org/10.3389/fpsyg.2020.600837

积极情绪和幽默感在心理弹性影响社会创造力中的作用

心理弹性(resilience)又称为心理韧性,是一种良好的心理适应过程,可以帮助个体从挫折、困难和逆境等重大应激事件中恢复过来并超越之前的状态。研究探究了积极情绪和幽默感在心理弹性影响社会创造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心理弹性与社会创造力呈显著正相关,且幽默感和积极情绪在心理弹性影响社会创造力的过程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即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个体倾向于更频繁地使用幽默感,这有助于他们获得积极情绪,从而提升他们在社会创造力方面的表现。上述两项研究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考察了在“情绪激发创造力”这一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的重要因素及其作用路径,即特质因素(心理弹性和幽默感)以及认知因素(反刍和反思)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3积极情绪和幽默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期刊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李亚丹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胡卫平教授为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http://doi.org/10.1002/pits.22718

知识和创造力关系的系列研究

语义网络结构对言语创造力的影响

在创造力的影响因素方面,鉴于知识对创造力的重要作用,研究探讨了陈述性知识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语义网络结构对言语创造力的影响。言语创造力选择了创造性语言的常用表达形式“隐喻”。结果表明,高隐喻产生个体的语义网络比低隐喻产生个体的语义网络更灵活、联结更紧密。重要的是,这些结果在“动物”和“蔬菜或水果”两种语义类别中都得到了验证。这一发现首次证明,灵活的、聚集的、不那么僵化的语义记忆结构与人们产生比喻性语言的能力有关,将语义网络在创造力中的作用扩展到了隐喻产生领域。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创造力领域的权威期刊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上。李阳萍博士为该文章第一作者,胡卫平教授和以色列科技大学(Technion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Yoed N. Kenett博士为署名作者。

文章链接:http://doi.org/10.1080/10400419.2021.1879508

知识检索能力影响创造性的认知神经机制

研究探究了高、低检索能力个体在创造性想法产生过程中的皮层激活和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创造性想法产生过程中,高检索能力个体比低检索能力个体表现出更高的左侧前额叶、左侧颞顶联合区、左侧颞上回和颞中回的激活。并且,高检索能力个体相比低检索能力个体表现出更强的前额叶和颞中回之间的耦合。研究结果表明,与低检索能力相比,高检索能力可以通过促进新颖信息的检索和抑制常见信息来促进创造性想法的产生。这项研究为不同水平的知识检索能力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提供了神经层面的证据。

5高、低检索能力组在创造性想法产生过程中显著的皮层激活区域。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神经科学权威期刊Neuropsychologia。博士生李欣颐和李亚丹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胡卫平教授为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http://doi.org/10.1016/j.neuropsychologia.2022.108239

成瘾和创造力关系的系列研究

智能手机成瘾影响创造性的认知神经机制

智能手机的使用已经成为了越来越普遍的行为,这伴随着手机成瘾行为的急剧增加。手机成瘾可能会对个体的认知功能产生负面影响,然而对创造性的影响仍然未知。因此,研究通过fNIRS技术比较了智能手机成瘾倾向个体和健康控制组在创造性想法产生过程中的皮层激活和功能连通性差异。特别是,通过操纵创造性认知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即克服语义约束,探究了手机成瘾倾向组是否可以克服语义约束。结果表明,手机成瘾组在创造性想法产生过程中在前额叶皮层和颞叶皮层表现出减少的皮层激活和功能连通性,使得其难以克服语义约束并建立远距离联系。这些发现为智能手机成瘾对创造性的负面影响提供了最新的神经影像学证据。

6发散思维任务过程中的皮质激活结果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期刊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博士生李欣颐和李亚丹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胡卫平教授为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http://doi.org/10.1093/scan/nsac052

成瘾倾向人格和创造性认知风格(观点产生、观点选择)的关系

研究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了成瘾倾向人格与创造性认知风格(观点产生、观点选择)的关系及新颖性寻求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抑郁倾向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成瘾人格通过新颖性寻求对观点产生和观点选择有不同的间接影响。个体的抑郁倾向在其中起调节效应,当抑郁倾向越高时,间接效应就越强。该研究的结论丰富了成瘾和创造性关系的研究,对于如何提高具有高度成瘾倾向个体的创造力、使潜在的成瘾者在合适的环境中更好地发挥其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期刊Psychological Reports。李亚丹副研究员和硕士张玲玲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胡卫平教授为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http://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00332941221137239

创造力的提升研究

tDCS提升创造性思维的效果及认知机制

在创造力提升方面,采用非侵入性刺激的方法,使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作用于认知抑制相关脑区,考察了tDCS提升创造力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效果及认知机制。结果发现,与假刺激相比,左侧阳极右侧阴极(L+R-)条件下AUT答案的新颖性显著增强。此外,与其他刺激条件相比,我们发现L+R-条件的序列位置效应减弱,其特征是更多新颖想法的产生加快。关键的是,在认知机制上,L+R-条件伴随着更好的Flanker任务表现,这表示这一条件下认知抑制能力的增强。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了L+R- tDCS作用于DLPFC加速了创造性新颖想法的产生,且认知抑制在这一过程中可能起到潜在的认知作用。该研究成果目前已在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在线发表。李阳萍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胡卫平教授为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http://doi.org/10.1080/10400419.2022.2068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