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在改善网课效果方面取得新发现-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进展

实验室在改善网课效果方面取得新发现
发布时间:2022-11-21     阅读量:

近期,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学心理与创造性方向在改善网课效果方面取得新发现。

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top期刊Computers & Education上。该研究唯一完成单位是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第一作者为皮忠玲教授,通信作者为李西营教授。

由于疫情君突如其来,许多老师都展开线上教学。授课教师在网课过程中,通过面部和身体所表达情绪,会影响学生产生相应的情绪,从而影响网课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基于这样的假设,教师在情绪状态欠佳时,也会尽力管理情绪,向学生展示最好的一面。但殊不知,很多时候,我们即使面带笑容,但身体表情却出卖了我们,那么这种面部表情和身体表情上的不一致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呢?研究团队通过三个系列实验探究了这个问题。

实验1探究教学视频中教师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表情对学生情绪状态、学习动机、认知负荷和学习效果的影响。

实验材料包括四个教学视频,由同一名教师在不同情绪状态下进行讲解。教师每分钟会展现3-4次身体表情(高兴或无聊),每次约持续3秒钟,共计呈现14次左右的身体表情。因此教学视频中教师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表情呈现出四种组合(四种不同情绪组合的教学视频):(1)快乐的面部表情和快乐的身体姿势(HH),(2)快乐的面部表情和无聊的身体姿势(HB),(3)无聊的面部表情和无聊的身体姿势(BB),以及(4)无聊的面部表情和快乐的身体姿势(BH)。

100名本科生参与此次实验,填写先验知识问卷和积极消极情绪问卷(PANAS)后,随机学习四种不同情绪组合的教学视频中的一种,并填写PANAS、学习动机问卷、认知负荷问卷、保持测验和迁移测验。

研究结果发现,教师积极的面部表情能够增强学生的积极情绪和学习动机,并且可以提高他们在保持和迁移测验中的成绩。但是教师的身体表情对学生的视频学习效果并没有影响,面部表情和身体表情之间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由于实验1的教学视频中,教师的身体表情并非连续呈现,呈现次数和时间较短。因此我们设计了第二个实验。

实验2中,提高了教师身体表情出现的频率,并且使用眼动仪来记录学生观看视频时的眼动轨迹。在实验2中HH、HB、BH、BB四种教学视频中,教师身体表情出现的频率由14次增加到了40次,每分钟大约出现8次。每个教学视频讲解了7个英文单词。教学视频划分了两个兴趣区域,幻灯片(AO1)和教师(AO2),根据学生在不同兴趣区的注视时间以及在不同兴趣区之间的眼跳次数来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

32名本科生参与了实验,所有学生需要随机学习4个教学视频。学习结束后完成和实验1相同的认知情感问卷以及相应的学习保持和迁移测验。结果表明,当教师同时呈现出高兴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表情时,学生的积极情绪、学习动机,以及保持测验成绩、迁移测验成绩是最好的。而当教师的面部表情是无聊时,教师无论呈现何种身体表情,都对学习情况没有影响。眼动结果表明,教师高兴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表情的一致性增加了学生在幻灯片区域的注视时间,而教师高兴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表情的不一致性增加了学生在教师区域的注视时间。这说明教师面部表情和身体表情的一致性有利于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内容上。因此,面部表情在视频学习的信息交流中有着比身体表情更重要的作用。比较实验2与实验1的结果发现,教师呈现出较多的身体表情会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产生影响。

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表明,视频学习中,教师的面部表情比身体表情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更大。研究继续设计了实验3,深入探究面部表情对学习的影响。自变量包括高兴的面部表情+无身体表情和无聊的面部表情+无身体表情两种教学视频。

研究结果发现,当教师表现出高兴的面部表情时,学生在识别到教师的情绪后产生了类似的情绪,进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体验到更低的认知负荷,并且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眼动结果也表明,高兴面部表情条件下的学生将更多地注视幻灯片,并且有更高的眼跳频率,这说明教师的高兴面部表情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上述研究表明,教师高兴的面部表情有利于学生学习,而当教师的身体表情与面部表情不一致时或过多呈现身体表情时会削弱高兴面部表情带来的增益效应。因此,教师在录制教学视频时,使用高兴的面部表情并减少或不使用身体表情,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Pi Z., Liu W., Ling H., Zhang X. &Li X.*(2023).Does an instructor's facial expressions override their body gestures in video lectures? Computers & Education, 193, 104679. doi:http://doi.org/10.1016/j.compedu.2022.104679.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60131522002500?dgcid=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