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及其变化情况(1976年10月—1999年12月)-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档案馆
组织机构沿革
五、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及其变化情况(1976年10月—1999年12月)

五、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及其变化情况(1976年10月—1999年12月)

    粉碎“四人帮”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20多年来,学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创新,组织机构建设亦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从总体上看,学校的机构设置有两次重大变革:一是1978年9月,学校停止使用校、系两级“革命委员会”的名称,校党政机构名称基本恢复到“文革”前的组织机构状态;二是1994年4月校党委根据《陕西师范大学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按照“理顺工作关系,调整好职能部门职责范围,精减、合并重叠臃肿的机构,合理转变职能”的总体要求,提出校内机构改革的具体实施意见,并逐步得到贯彻落实。

1.党群组织机构

    学校先后于1980年10月、1987年12月、1995年6月召开过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分别产生了第五、六、七届校党委会和纪委会。

    校党委下设的总支委员会基本上以院、系为单位,1979年初有12个总支,依次是机关一总支、机关二总支、政教系总支、教育系总支、中文系总支、历史系总支、外语系总支、生物系总支、地理系总支、数学系总支、物理系总支和化学系总支。1979年成立机关三总支和附中总支,1986年11月成立研究生总支,同年12月成立第四总支。

    1992年春,校党委会研究决定,调整总支设置,理顺部分支部隶属关系,将艺术系、民族预科部等原隶属于其它总支下的支部升为党委直属支部,同时成立了体育系总支、电教系总支及计算机系总支。1993年初,为了解决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培养在管理体制上不够统一的问题,校党委研究决定撤销研究生党总支建制,恢复了研究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分别归有关系党总支负责的体制。1993年10月,国家教委同意将西安教学仪器厂下放我校管理,教学仪器厂党委随即归属校党委领导。在1993年至1997年期间,还先后成立了应用声学研究所总支、成人教育学院总支、艺术系总支、图书馆总支;撤销了第四总支;原机关一、二、三总支分别更名为机关总支、后勤总支和文化产业总支。

    “文革”结束后,党委机关职能机构得到恢复,校党委重设“一室四部”,即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和人武部。同时,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设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组(1991年升为“学工部”)。1986年9月成立业余党校,1991年业余党校更名为“中共陕西师范大学委员会党校”,下设副处级办公室。1993年底至1994年春,根据《陕西师范大学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总体要求,校党委研究决定对部分机构的管理体制进行调整,主要是:思政教研室与学工部、学生处合署办公;党校与组织部合署办公;军事教研室与人武部合署办公;纪委、监察处合署办公,下设副处级办公室。

    学校的群众组织有工会、团委及各民主党派组织(主要有:民盟总支、九三基层委员会、民进支部和民革支部)。

2.行政职能机构

    “文革”结束后,学校的行政职能机构进行恢复、整顿。1978年9月,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精神,经校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撤销陕西师范大学革命委员会政治部、教学部、校务部、科研生产部及其下属各组,重新成立陕西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和总务处。20从年来,这几大块的模式基本保持稳定,但其内部机构设置有所调整。

    校长办公室起初设外事科、收发科,并兼管附小、幼儿园、印刷厂等单位。1984年,随着全国科技档案工作的恢复和整顿,在校长办公室下组建科技档案室。1988年3月校长办公室设立行政管理科和秘书科,1991年10月增设教育管理信息科,1995年4月设“校友总会办公室”,与信息科合署办公。1996年11月,原挂靠在校办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独立设置为处级建制。

    人事处起初设人事科、学生科和群工科。1980年9月撤销群工科,有关工作划归知青办公室、待业办公室负责管理;同时成立教师管理科,负责教师、教辅及专职科研人员的管理工作。1981年11月,原人事处所属人事科的人事档案室独立为科级建制。1984年9月,增设劳动工资科。1985年初设立退休职工管理科(1994年3月该科分出,归属新成立的离退休工作处)。1994年4月,人事处下设“人才交流中心”(科级建制),其职责是会同基层单位对全校编余人员、未聘人员、长期出国超期未归人员、借聘、拒聘人员和由于各种原因长期未落实工作单位的人员进行分类、分级培训管理。

    教务处最初下设教务科、教学科、师资科、教材科和电化教育室(1982年初,电化教育室分出,划归新成立的电教中心管理)。1985年7月,成立招生办公室,1986年3月成立成人教育科(该科于1988年底归并到成人教育学院)。1992年3月恢复教学研究室,1994年又撤销该室,其工作职责划归教学科。1995年底,根据学校综合改革方案精神,本着理顺关系、转变职能、归口管理的原则,校务会议研究决定撤销教务处的师资科建制,有关师资管理、培训等方面的职能划归人事处。

    科研管理机构:1977年,在全国科技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形势下,学校将原属教学部下的“科研生产设备组”扩建为“陕西师范大学革委会科研生产部”。1978年9月,科研生产部改称科研处,下设科研科、工厂管理科和设备科。1979年11月,原属科研处管辖的物资设备和校办工厂方面的管理工作分出,独立成立物资处。1981年7月校行政会议研究决定,科研处下设文科科研处、理科科研处、研究生科,同时撤销原科研处科研科。1986年3月,科研处原理科科研科改设为综合计划科和成果管理科;同年6月,撤销科研处研究生科,成立校研究生处。1987年2月,校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成立“陕西师范大学科技服务中心”,处级建制,与科研处合署办公,主要负责管理全校科技开发、科技咨询、科技服务、应用技术成果转让等方面的工作。

    外事管理机构:学校的外事管理机构最早是1982年设在校长办公室下的外事科,1985年底经校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成立陕西师范大学外事处,同时撤销校长办公室下设的外事科。1989年11月外事处始设出国管理科和生活管理科。1992年底,学校成立港澳台办公室,与外事处实行一套人员、两块牌子。1994年4月成立国际交流中心(处级建制),下设综合部、交流部和留学生部(均为副处级建制)。国际交流中心与外事处、港澳台办公室合署办公,实行一套人员、三块牌子的体制。同时撤销原外事处下设的出国管理科和生活管理科。

    公安、保卫机构:学校的保卫工作起初由政治部下设的保卫组负责。1978年9月成立保卫部,隶属校党委领导。1982年3月,保卫机构划归行政领导,保卫部改称保卫处,下设治安科和保卫科。1986年11月又增设户证科。1989年10月,经陕西省公安厅的陕公保发〔1989〕9号文件批准,成立“西安市公安局师范大学公安处”,公安处成立后,与保卫处合署办公,下设政保科、政秘科、治安刑侦科、安全预防科和派出所。1993年3月,公安(保卫)处内部机构进行调整:将刑侦治安科与安全预防科合并,设立治安科;将政保科改设为调研科;撤销政秘科,改设秘书岗位。

    财务、审计、监察机构:学校的财务管理机构起初是在总务处下设财务室,1980年,根据国务院〔1978〕175号文件精神,经校党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撤销总务处下属的财务室,设置陕西师范大学财务室(科级建制),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和上级财务部门指导下,统一管理全校的财务会计工作。1981年6月,财务室改设为财务处,下设办公室、预算内资金管理科、预算外资金管理科。1991年初,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财务处内部机构进行调整:撤销原设的计划外科和计划内科,改设为会计核算科、财务报销科、基金管理科和计划管理科。1997年,财务处内部机构设置再次进行调整:将原设的会计核算科、资金管理科和财务报销科合并,改设为审核科和会计科。审计处成立于1987年7月,是由1985年7月成立的审计室升格而来的。监察处成立于1989年底,1992年底开始与纪委合署办公,实行一套人员、两块牌子的体制。

    总务、基建、物资、产业管理机构:1978年9月总务处恢复后,下设事务科、生产科、财务科、校产科、伙管科、招待所、基建办公室和卫生室。1984年10月,基建办公室由总务处分出,独立设置为基建处。1992年4月,总务处增设水电科、学生宿舍管理科。1994年至1995年,总务处内部机构进行调整:撤销伙食管理科,其职责归新成立的饮食服务中心;撤销校产科,其职责归新成立的房地产管理科;新成立总务处办公室、电讯科,居委会由总务处代管。1996年春,为了强化学校的房地科管理,学校成立房地产管理处,下设综合办公室、住宅管理科和公房管理科。物资设备处成立于1980年6月,下设设备计划供应科、设备管理科和工厂管理科。1985年3月,学校成立外资贷款办公室,与物资设备处合署办公。1994年4月,按照《陕西师范大学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物资设备处的内部机构进行调整,原有机构改设为计划与管理科、物资设备采购供应中心,学校同时撤销与物资处合署办公的外资贷款办公室。产业管理办公室成立于1991年7月,与教育科技开发中心合署办公。产业办公室起初设综合计划科和财务科;1993年改为综合计划科、计划科、生产经营科,并兼管印刷厂和校办工厂。

    档案、图书、出版社管理机构:学校的档案工作起初由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管理,1984年11月重建文书档案室和科技档案室,分别隶属党委办公室和校长办公室领导。1990年4月,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经校党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成立陕西大学档案馆(处级建制,由原文书档案室和科技档案室合并组成)。1992年3月档案馆设立档案管理科,1995年3月改设为业务指导室、保管利用室和办公室。图书馆起初设“一室三组”,即办公室、采编组、流通组和宣传阅览组。1984年改组设部,截止1997年底,图书馆内设“一室八部”,即馆办公室、文献建设部、编目部、外借部、阅览部、期刊部、历史文献部、技术部和计算机与信息服务部。学报编辑室成立于60年代初,后因学报停刊而一度消失。1973年10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复刊发行,学校随即成立了学报编辑委员会,下设编辑室。1981年4月,学报编辑室改称学报编辑部,按系、处一级对待。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春,下设办公室、出版发行部和出版编辑部。杂志社成立于1985年,主要负责《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7种刊物的组织领导与统一管理。杂志社成立后下设出版发行科及各编辑部,以后又增设了办公室和财务科。

3.教学组织机构成

    “文革”结束后,学校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恢复、稳定和健全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组织机构亦得到相应的恢复和整顿。1977年底,学校设有政教系、中文系、历史系、外语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和地理系共9个系,另有校直属的马列主义教研室。1978年4月,经陕西省高教局批准,停办了十几年的教育系恢复招生。1983年11月,教育部(83)教计字187号文件批复,“同意陕西师范大学恢复体育专业,1984年开始招生”。为了适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开辟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新途径,教育部于1980年确定,陕西师范大学为试办少数民族预科班的高等院校之一,学校随即成立民族预科科,1984年10月,民族预科科更名为民族预科部(系、处级建制)。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拓宽专业渠道,学校于1988年分别成立艺术系、计算机系和电化教育系。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前来我校学习的外国学生逐渐增多,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留学生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学校于1988年3月成立留学生教学部。1992年4月,为了加强大学语文、数学、普通话、书法、教学艺术等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管理,学校成立基础课教学部。该部仅存在了两年,1994年撤销,其基础课教学任务归各有关系承担。1993年以后,学校的教学组织机构迅速发展壮大,相继成立了旅游系、心理学系、经济贸易系、信息管理系、食品科学系,原有的政教系、地理系、生物系和教育系分别升为政治经济学院(下设政治教育系、经济管理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社会学专业)、旅游和环境学院(下设地理系、旅游系、环境资源与区域发展研究所)、生命科学学院(下设生物系、动物研究所、食品科学系和食品科学研究所)、教育科学学院(下设教育学系、心理学系和教育研究所)。以上各院均为办学实体,处级建制,下设的系、所为教学、科研业务机构,不与行政级别挂钩。截止1997年底,学校共设16个院系、40个专业,还设有实验中心、电教影视中心、计算机中心和31个实验室。

    成人教育机构:1983年春,根据教育部(83)教成字002号文件批准,学校恢复了中断18年之久的函授教育,重设函授部,同时开办夜大学。随着成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原有管理体制已不能满足需要,1987年底,经国家教委(87)教计字247号文件批准,学校设立成人教育学院,下设函授部、夜大学部、培训部和办公室。

    代管的教学组织机构:1981年7月,学校接受教育部委托,筹办高校干部进修班,承担西北地区各高等院校处、系级领导干部及部分院校级领导干部的培训任务。1986年底,根据国家教委通知,原“陕西师范大学高等学校干部进修班”改建为“国家教委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学校代管的另一个教学组织机构是“国家教委西北师资培训中心”,它成立于1986年底,是国家教委在委属6所师范大学建立的全国6大区高师师资培训中心之一。

    1999年底,我校进行了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对机关和教学院系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形成了目前的机构设置框架。

下一篇: 暂无
 

 

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中国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档案咨询: 综合档案 86-029-85310255  人事档案 86-029-85310254(教工、学生)
地   址:陕西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西附楼二层    邮   编:710119
办公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14:30-17:30 51YES网站统计系统